蘋果與橘子

 
natalie-grainger-403469-unsplash.jpg

很幸運的,今年在耶魯的室內樂老師依舊是他。

他,是位知名中提琴家,舉手投足都溫文儒雅,每堂課不用開琴示範就能讓音樂轉化成誰都會深陷其中的故事,透過情節點出我們不小心在曲子中錯過的種種。節奏跟和聲身兼各個角色,樂句跟細緻的大小聲帶動著音樂,他對曲子的理解總是無比精彩且輕而易舉。

在春假前那週,我們五重奏中的鋼琴受邀去演出,留守在耶魯的我們便成了有點孤單的弦樂四重奏,不過即使這樣我們還是要跟他上課,決定先一起研究第三樂章的弦樂部分。其中有幾句中提琴與大提琴差準八度的弦律,只要鋼琴不在時,我們的音準就像是失去了靠山。排練時好不容易準了,下一次卻又失了焦,停下來慢練時卻又莫名其妙對上了頻率。所以一上課不等到他開口,我們就趕緊問這種片段我們該如何練音準。

B85DE6F5-C77B-47B6-8DB6-6D328BCEFA94.JPG

「音準是非常個人的」,他說,「關於弦樂室內樂音準跟調音方法的道理,我其實可以講上好幾個小時,但是在你們開始調音準之前,最重要的就是,先調音色(timbre)」。

看著我們,他仔細的接著解釋,「當我的四重奏在遇上和聲困難的片段時,我們都會先溝通我們想要一起達到的音色,因為那會讓一切都簡單很多。如果兩個擁有完全不一樣音色的人都不退讓硬是要調音準時,幾乎不可能調準,那就像硬要把橘子跟蘋果合在一起一樣」,我們全都笑了出來卻都點著頭。這似乎理所當然的道理,卻常常被埋頭於眼前問題的我們給遺忘。

「即使其中一個人比較暗比較深沉,另一個人相對比較亮比較淺,只要大家能在音色上達到中間點後,找到共鳴點就只是時間的事」,他也笑著給了最後的叮嚀,「所以在學習怎麼調音準的同時,也要知道如何調和顏色」。

當紅澄澄的夕陽映在鋼琴上時,我們已經在邊收琴邊跟他道謝。帶著因為彼此而更加豐富平衡的色彩與理解上的共識,一起開心的等下一堂課,一起等開花結果。

IMG_8787.JPG
 
Rayna ChouComment